精選推薦
日本「賣台」不成就把台灣建成大吉嶺~~紅茶的故事(戴忠仁食食在在專欄)
2021-06-19

恆樂茶空間冷泡的極品紅茶

以西式方式沖泡台灣紅玉

日前,好友莊主問我喜歡喝什麼茶?我說,都喝,但紅茶的國際多樣性與文化深度讓我著迷,而且紅茶至今還是世界飲茶的主流。去年,「藝術與生活新聞網」曾經和恆樂茶空間舉辦了幾次「迷戀紅茶」的茶會活動,許多人都不知道,台灣紅茶曾經是東亞唯一和英國紅茶在國際市場抗衡的茶。

恆樂茶空間 "迷戀紅茶"活動的資料畫面

當時的活動,每一次都可以喝到至少四種紅茶,我的舌尖紅茶之旅太忙,都忘了和大家說,台灣紅茶是因為有人要「賣台」沒成功才出現的。

1897年春,台灣總督乃木希典向日本首相松方正義建議把台灣島賣給英國,因為當時台灣人抵抗太兇,很難搞。台灣島潮濕落後,日本自己也鬧財政危機,但是英國當時已經開始衰落了。後來,法國想買台灣,成交價格是1.5億法郎都有了,消息傳出,現在板橋花園的林家在大陸籌款想「贖回」台灣。但被日本新首相伊藤博文反對,伊藤博文撤換乃木希典,改派兒玉源太郎為台灣的總督。為了開發台灣,這時日本有人想到之前的一份報告:把台灣建設成另一個大吉嶺。

明治二十九年(1896)日本駐孟買領事吳大五郎,在印度巡迴出差後,提出考察報告:

「已隸屬於我國版圖的台灣,同屬茶產豐富且多瘴癘之地,我們的民政官員,有必要從事當地的文化建設,振興當地的產業,建設另一個大吉嶺。」日本當局聽進去了。

1901在桃園之草湳坡(今平鎮),建製茶試驗場,引進大型的傑克遜揉捻機開始紅茶實驗,1906年台灣第一批的小葉種紅茶輸出至俄羅斯,而且輸出的紅茶是【紅磚茶】400公斤。

茶改場魚池分場的大葉種茶樹

茶改場魚池分場的茶園

當時歐美市場以印度阿薩姆大葉種紅茶為主流1925年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至印度引進大葉種阿薩姆品系品種,在南投埔里、魚池、水里等地進行試種,最後認為魚池的紅茶品質優良。

1936,新井耕吉郎到魚池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所】成為台灣大葉種紅茶的研究中心,也設立大型錫蘭式製茶工廠,正式使魚池鄉成為台灣紅茶的故鄉。

日月潭紅茶成為台灣呈給日本天皇的御用珍品。當時的日月潭紅茶大多回銷至日本,或是外銷英國。1937台灣紅茶生產 633萬公斤,出口580萬公斤最高紀錄

紅茶在台灣茶葉史上重要是因為紅茶是唯一以全面性機械製造茶葉的思維,造就出大型企業化的茶業公司及國際性紅茶品牌

民國七十年代起,政府開放茶農可自行販售茶葉,廢除產銷分離,自此茶農有更多利潤空間,滋味也多元化,但台灣茶業的規模化和國際化也一去難返。點擊以下節目 ,瞭解紅茶和紅茶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