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在敦煌遇見孫悟空(絲路光華系列三)
2024-02-13
 
玄奘取經圖 榆林窟第3窟(西夏)玄奘有頭光 但孫悟空頭部無金箍
 
因"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使敦煌石窟再現於佛光山。
敦煌石窟,是敦煌及周邊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瓜州東千佛洞和肅北五個廟石窟。這些石窟風格相似,脈絡相承。
 
 

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側-水月觀音之玄奘取經圖(西夏)

其中瓜州縣榆林窟現存壁畫裡有三幅玄奘取經圖,都繪製於西夏時期。此外,在東千佛洞石窟有二幅、文殊山石窟有一幅繪製於西夏的玄奘取經圖。這六幅玄奘取經圖中的五幅都是一僧人、一行者、一馬的形象,描寫的是玄奘與其徒弟石槃陀冒險之事。
話說唐貞觀三年(西元629年),26歲的玄奘為尋求佛法真理,決定西行取經。當時唐朝嚴禁百姓私自出入境。玄奘隨著逃荒的人群混出長安城,當局派人一路要緝拿玄奘。他一路向西,來到了鎖陽城。玄奘在寺廟禮佛時,一位石磐陀(胡人)虔誠地禮佛,並請求受戒。石磐陀表示願意跟隨玄奘西行取經,玄奘便收他為徒。一路艱辛,經過一次次生死考驗,師徒二人走出了西域,到達天竺佛國,也就是今天的印度,研讀佛學,帶回657部經卷。
榆林窟是敦煌洞窟群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榆林窟第3窟西壁南側《普賢變圖》壁畫中的《玄奘取經歸圖》,也是西夏時期的壁畫。這幅壁畫中,玄奘師徒二人和白龍馬立於河岸上,面向菩薩肅然而立。玄奘略顯疲憊,合掌向普賢菩薩禮拜祈禱,猴面徒弟和馱著佛經的白馬跟隨其後。徒弟仰面向菩薩,雙手合十;白龍馬背上設蓮花座,座上是一個大包袱,應該是佛經。玄奘師徒身穿短衫,打著綁腿,足踏麻鞋,顯然是長途跋涉的打扮。這些都表明,壁畫表現的是玄奘師徒從天竺佛國取得真經後,拜別觀音、普賢菩薩,從西天返回大唐長安的場景。
 

東千佛洞第2窟《玄奘取經圖》玄奘已出現頭光 孫悟空頭部有金箍

東千佛洞和榆林窟的《玄奘取經圖》是自唐代《大唐西域記》、宋人畫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以後,最早出現的唐僧和孫悟空的繪畫形象。要比明代作家吳承恩創作《西遊記》還早300多年,成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玄奘取經圖”。其上的石磐陀在不同壁畫中也逐漸從人的形象變成猴的形象。這是典型的神化現象。不少人認為石槃陀就是孫悟空的原型。
不過,真實的史實和神話有骨感和豐滿的差距。依據史料的紀載,當時石槃陀砍下樹木架設了橋梁,協助玄奘渡過了瓠蘆河,穿過了玉門關。就在當夜,兩人相距五十餘步,鋪褥休息,但玄奘感覺到一些不對勁,許是石槃陀覬覦玄奘攜帶的盤纏,許是因當時的官府通令捉拿偷渡者送官,可以得到銀兩的獎勵,又許是石槃陀見莫賀延磧沙漠環境惡劣,產生了退悔心,總之石槃陀表現出異樣,他先是抽出短刀,悄悄走向玄奘,走了約十步又折回。玄奘恐石槃陀起了異心,趕忙起身打坐,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石槃陀見狀只好繼續躺下。
天亮時,玄奘整裝待發,喚石槃陀起身,石槃陀卻告之:「前途艱險,只有五座烽台下有水可取,必須夜裡去偷取,但凡一座烽台處發現,我們就死定了。」便勸玄奘回國,玄奘誓不至西終不還,石槃陀又拔刀威脅,玄奘依然不從。見狀,石槃陀哀求道:「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我不敢觸犯王法。」玄奘允其離去,石槃陀又說:「如果師父被捉,請不要供出我引路之事。」玄奘發誓絕不出賣他,方辭謝而去。有學者認為石槃陀的異心或許是西遊記中玄奘和孫悟空有矛盾情節的靈感來源。
孫悟空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被諸多文學、戲曲、影視作品重新演繹。他的原型友除了上述的石槃陀之外,還有多種版本,但目前只有敦煌壁畫被發現的玄奘取經圖有最明確的可能連結。
 
 敦煌石窟實體來台  千年絲路光華再現 『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高雄隆重開幕
 
『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一、二展廳展出。
 
「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第二展覽廳
免費對公眾開放至2024年4月21日(新年春節期間照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