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翫雅集30年收藏展中有一對玉笛,原來是台灣前首富國泰蔡辰男所有。2010年出現在台北宇珍拍賣,估價100萬,引起頂尖藏家激烈競爭,其中至少有三 位清翫雅集的會員也相互較勁。
玉笛始創於清代雍正五年,乾隆二十五年,玉器製作進入繁榮時期,約持續半個世紀,成為中國玉器史上的鼎盛時期。
清代大臣張說《華清宮》云:「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全是自由節奏的散板,由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目前在甘肅省夏河拉卜楞寺珍寶館藏有兩支清代傳世的玉笛,為歷代嘉木樣活佛“道得兒”樂隊所用珍品。這兩支玉笛均用和田玉製作,玉質潔白純淨,笛身呈圓管狀,內膛光潤。正面開吹孔、膜孔和六個按音孔、兩個出音孔。一笛身包繞銀環三段,一端內有笛塞,通長37厘米。另一支笛包繞銀環兩段,無笛塞,通長38厘米。另甘肅省博物館藏有一支清咸豐元年的玉笛,為1956年在蘭州市城關區徵集。由一青白色玉管製成,兩端鑲深綠色玉管,保存完好,製作規範外觀精美,通長60厘米。
此對上的玉笛玉質瑩潤,笛身前後為繞有金環。整體柔潤細膩白潔,形式典雅別緻。在富豪對峙競爭下最終以2100萬的高價成交。
請點擊下方連結欣賞清翫雅集會員的玉器收藏